第八章 飲片切制
飲片切制:將凈選后的藥材進行軟化,切成一定規(guī)格的片、絲、塊段的炮制工藝。
飲片切制的目的
1、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2、利于炮炙;
3、利于調(diào)配和制劑;
4、利于貯存;
5、便于某些中藥材鑒別;
藥材軟化的要求:軟硬適度,藥透水盡,避免傷水。
藥材軟化的方法
(一)淋法(噴淋法) 適用:氣味芳香、質(zhì)地疏松的全草類、葉類、果皮類及有效成分易流失的藥物。如薄荷、陳皮、枇杷葉、麻黃等。
(二)淘洗法(搶水洗) 適用:質(zhì)地疏軟,水分易滲入及有效成分易溶于水及芳香的藥材。如防風、五加皮、陳皮、石斛、細辛等。
(三)泡法(浸泡法) 適用:質(zhì)地堅硬、水分難于滲入的藥材如川烏、草烏、三棱、木香、澤瀉等。
(四)漂法 適用:毒性藥材、鹽腌制品及腥臭異常的藥物。如川烏、草烏、半夏、天南星、肉蓯蓉、昆布、紫河車、五谷蟲
(五)潤法 適用于質(zhì)地較緊硬藥材。具體方法:(1)浸潤,以“水盡藥透”為準,如黃連、郁金、枳殼等;(2)伏潤,在基本密封條件下悶潤,如川芎、檳榔等;(3)露潤,將藥材攤于濕潤墊有篾席上,使其自然吸潮回潤,如當歸、牛膝、玄參、生地等
看水性:藥材在水處理過程中,要檢查其軟化程度是否符合切制要求,習稱看水性,常用檢查法有:彎曲法、指掐法、穿刺法、手捏法、刀切或折斷法。
飲片類型:片、段、塊、絲、顆粒、粉末。
飲片選擇原則
1、質(zhì)地極其致密、堅實的木質(zhì)類及動物骨、角類藥材,宜切極薄片,如羚羊角、蘇木、降香等
2、質(zhì)地致密、堅實者宜切薄片。當歸、白芍、烏藥、木通等
3、質(zhì)地松泡、粉性大的宜切厚片。如山藥、天花粉、甘草、黃芪等。
4、為突出鑒別特征、或外形美觀、或便于切制可分別選直片、斜片、塊等。如大黃、何首烏、桂枝等。
5、凡藥物形態(tài)細長,內(nèi)含成分又易煎出者宜切段。如薄荷、益母草、麻黃等。
6、皮類藥物和寬大的葉類藥材,可切一定寬度的絲。如黃柏、陳皮等、荷葉、枇杷葉等
7、為了方便對藥材進行炮炙(如酒蒸),可選擇一定規(guī)格的塊或片,如大黃,何首烏等。
人工干燥的溫度:一般藥物<80℃。含芳香性揮發(fā)性成分的藥物<50℃。干燥后的飲片含水量:7%~13%,注意:經(jīng)干燥的飲片需放涼后再貯存,否則,余熱會使飲片回潮,易發(fā)生霉變
敗片:指在中藥飲片切制過程中所有不符合切制規(guī)格、片型標準的飲片,主要包括連刀片、掉邊與炸心片、皺紋片等
翹片:指飲片邊緣卷曲而不平整,系藥材軟化時,內(nèi)部含水太多所致,又稱“傷水”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