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皮
【出處】出自《嶺南采藥錄》
【拼音名】Chénɡ Pí
【英文名】pericarp of Fragrant Citrus
【別名】理皮、黃果皮、理陳皮、廣柑皮。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蕓香科植物甜橙Citrus sinensis (L.)Osbeck的果皮。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itrus sinensis (L.)Osbeck
采收和儲藏:科季或春初收集食用甜橙時(shí)剝下的果皮,曬干或烘干。
【原形態(tài)】甜橙 常綠小喬木,高3-8m.樹冠圓形,分枝多,無毛,有刺或無刺,幼技有棱角。葉互生,單身復(fù)葉;葉柄長0.6-2cm,葉翼狹窄,寬2-3mm,頂端有關(guān)節(jié);葉片質(zhì)較厚,橢圓形或卵圓形,長6-12cm,寬2.3-5.5cm,先端短尖或漸尖,微凹,基部闊楔形或圓形,波狀全綠,或有不明顯的波狀鋸齒,有半透明油腺點(diǎn);1至數(shù)朵簇生葉腋,白色,有柄; 花萼3-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舌形,長約1.5cm,寬約7mm,向外反卷;雄蕊19-28,花絲下部連合成5-12束,雌蕊1,子房近球形,10-13室,柱頭頭狀,花柱細(xì),不脫落。柑果扁圓形或近球形,直徑6-9cm,橙黃色或橙紅色,果皮較厚,不易剝離,瓤囊8-13,果汁黃色,味甜。種子楔狀卵形,表面平滑。花期4月,果熟期11-12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栽培于丘陵、低山地帶和江河湖泊的沿岸。
資源分布: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性狀】完整果皮呈瓣?duì),略似陳皮,但較厚實(shí),厚者可達(dá)2-3mm.外表金黃色,粗糙 ,有多數(shù)凹下的油腺,比陳皮粗大,分布亦較疏。內(nèi)表色白,附著有細(xì)小黃色的筋絡(luò),不易剝落。體柔實(shí),潤澤,易折碎。氣芳香,味苦。以顏色金黃,無斑點(diǎn),完整成張者為佳。本品在陜西,四川,江西,廣西(全縣),上海等地作橘皮使用,稱為土陳皮或土橘皮,參見橘皮條。同屬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 的果皮亦稱作橙皮使用,稱苦橙皮。
【化學(xué)成份】果皮含揮發(fā)油1.5%-2%,其主要成分為正癸醛(decanal),檸檬醛(citral),檸檬烯(limonene)和辛醇(octyl alcohol)等。另含枸橘甙(poncirin),橙皮甙(hesperidin),柚皮甙(naringin)。
【藥理作用】酸橙皮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并可作為弱的健胃劑以及芳香調(diào)味劑。 橙皮煎劑能抑制胃,腸及子宮的運(yùn)動(dòng),作用與陳皮相似但較弱,對離體蛙心有興奮作用,使麻醉犬,兔血壓上升。橙皮含有0.93-1.95%的橙皮油(Orange oil),對慢性氣管炎有效,易為患者所接受, 對腎臟無刺激作用。橙皮中所含酸橙素,兔口服0.75mg/kg/天有避孕作用。枸櫞屬Citrus果內(nèi)皮的果膠可降低喂膽甾醇(混于飼料中1%,共四周)大鼠血清及肝臟的膽甾醇,并使腎上腺明顯減輕,此作用較番茄果膠強(qiáng),是因其中所含甲氧基(9.2%)高于后者(6.5%)之故;此果膠沿可降低喂蛋黃粉或自發(fā)性小來亨雞動(dòng)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率,減輕病灶,并對前者可使血清膽甾醇降低,上述作用主要是由于果膠加速食物通過消化道,使類脂質(zhì)及膽甾醇更快隨糞便排出去,并控制飲食的人,亦有降低膽甾醇的作用。
【毒性】毒性曾有報(bào)。
【性味】辛;苦;溫
【歸經(jīng)】脾;肺經(jīng)
【功能主治】行氣健脾;降逆化痰。主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痰壅氣逆之咳嗽痰多;胸隔滿悶;梅核氣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附方】(1)治感冒咳嗽有痰:橙皮,法夏,茯苓,木香,紫菀,前胡。煎服。(《四川中 藥志》)(2)治痰結(jié)于喉,吐咯不出,咽之不下,因肝氣不舒,憂思?xì)庥艚Y(jié)梅核氣者:理陳皮二錢(去白),土白芍二錢,蘇子二錢,桔梗一錢。引用竹葉煎湯服。(《滇南本草》 )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黃果皮化痰定喘,止咳嗽,下氣消痰,功甚于廣陳皮;補(bǔ)胃和中,力不及廣陳皮。主降氣寬中,破老痰結(jié)痰固如膠者。
2.《嶺南采藥錄》:治乳癰初起,以之煎水,大熱洗患處數(shù)次。
3.《四川中藥志》:行氣化痰,健脾溫胃。治食欲不振,胸腹?jié)M脹作痛,腹中雷鳴及大便或溏或?yàn)a。
【摘錄】《中華本草》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