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藥師藥劑學知識點:片劑的制備工藝
按照制備工藝的時間順序,片劑的制備工藝主要包括:粉碎、過篩、混合、制粒、干燥與壓片等。
關于粉碎、過篩、混合前三個工藝過程詳見第2章散劑,這里主要介紹制粒、干燥與壓片后三個工藝過程。
為了掌握片劑的各種制備方法,必須了解片劑制備的兩個重要前提條件,即:用于壓片的物料(顆粒或粉末)應該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和良好的可壓性。首先,片劑是在較大的壓力下壓制成型的,在加壓的初期,顆粒(或粉末)被擠緊,發(fā)生移動或滑動,從而接觸更為緊密;隨著壓力的增加,顆粒問的距離和間隙進一步縮小并產(chǎn)生塑性或彈性變形,同時也有部份顆粒被壓碎(比表面積急劇增加)并填充于顆粒的間隙當中;當達到一定壓力時,顆粒間的距離已非常小(約10-8~l0-7m),分子間的引力(內聚力)足以使顆粒固結成為整體的片狀物。因此,若想制得良好的片劑。用于壓片的物料(顆;蚍勰)就必須具有良好的可壓性。這種可壓性實際上就是指物料在受壓過程中可塑性的大小,可塑性大即可壓性好,亦即易于成型,在適度的壓力下,即可壓成硬度符合要求的片劑;反之,則需選用可壓性較好的輔料來調整或改善原物料的可壓性,才能壓成合格的片劑。其次,除了可壓性的要求外,在片劑的生產(chǎn)中還要求物料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否則,它們將難以順利地流入壓片機的?祝蛘吡魅肆亢龆嗪錾,造成片劑重量差異過大及含量不均勻。因此說,良好的流動性和可壓性是制備片劑的兩個重要前提條件。為了滿足這兩個前提條件,產(chǎn)生了不同的制備方法。例如,某些藥物呈立方體結晶(如氯化鉀等),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和可壓性,經(jīng)干燥即可直接壓片;而另一些藥物呈鱗片狀結晶,可壓性及流動性都很差,需加入適當輔料及粘合劑(膠漿),制成流動性和可壓性都較好的顆粒后再壓片,一般稱其為濕法制粒壓片,在本書中,我們將重點介紹這種濕法制粒壓片,這也是國內采用最廣泛的一種片劑制備方法;同時,也對于法壓片等制備方法做一簡略的介紹。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