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22年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必背考點匯總
醫(yī)院內感染的預防和控制
醫(yī)院內感染
(一)概念
實際工作中,醫(yī)院內感染多使用狹義的概念,即住院病人在入院時不存在,也不處于潛伏期,而在住院期間遭受病原體侵襲而引起的任何診斷明確的感染或疾病,包括在住院期間的感染和在醫(yī)院內獲得而在院外發(fā)生的感染。
(二)分類
● 外源性感染:病原體來自患者體外。
● 內源性感染:病原體來自患者自身所引起的感染。
清潔、消毒、滅菌
(一)概念
清潔:用物理方法清除物體表面的污垢。
消毒:清除或殺滅物體上除細菌芽孢外的各種病原微生物。
滅菌:清除或殺滅物體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細菌的芽孢。
(二)清潔、消毒和滅菌
● 物理消毒滅菌法
(1)熱力消毒滅菌法
利用熱力作用破壞微生物的蛋白質、核酸、細胞壁、細胞膜,導致其死亡,干熱法和濕熱法。
干熱滅菌所需的溫度較高,時間較長;濕熱滅菌所需溫度較低,時間較短。
1)燃燒法:無保留價值的污染物品,某些器械和搪瓷類物品在急用時。
方法:
①金屬器械可在火焰上燒灼20秒;
、谔麓深惾萜骺傻谷肷倭95%乙醇,燃燒至熄滅。注意燃燒時不可中途添加乙醇,同時遠離易燃、易爆物品。貴重器械及銳利刀剪禁用此法。
2)干烤法。
3)煮沸消毒法:
①用途:用于耐濕、耐高溫的搪瓷、金屬、玻璃、橡膠類物品,不能用于外科手術器械的滅菌。
、诜椒ǎ合葘⑽锲匪⑾锤蓛,再將其全部浸沒水中,水沸開始計時,5~10分鐘可殺滅細菌繁殖體,15分鐘可將多數(shù)細菌芽胞殺滅。在水中加入碳酸氫鈉,沸點可達105℃,既可增強殺菌作用,又可去污防銹。
碳酸氫鈉的作用
● 1%~2%的碳酸氫鈉:可以提高沸點的去污防銹。
● 1%~4%的碳酸氫鈉:口腔真菌感染。
● 2%~4%的碳酸氫鈉:外假絲酵母菌的陰道灌洗。
● 2%的碳酸氫鈉:鵝口瘡患兒的口腔的清洗。
● 美曲膦酯(敵百蟲)農藥中毒者是禁用1%~4%的碳酸氫鈉洗胃。
● 急性溶血時,用碳酸氫鈉堿化尿液。
操作時的注意事項:
①有軸節(jié)的器械或帶蓋的容器應將軸節(jié)或蓋打開放入,空腔導管先在腔內灌水。
②所有物品浸在水中,不能重疊。
、壑型炯尤胛锲罚诘诙嗡泻笾匦掠嫊r。
、懿A髅罄渌湃,橡膠制品用紗布包好,待水沸后放入。
、莺0蚊吭龈300m,消毒時間延長2min。
、尴竞笪锲芳皶r取出,置于無菌容器內。
4)壓力蒸汽滅菌法:熱力消毒滅菌中效果最可靠的一種方法。
①壓力:103kPa~137kPa;溫度:121℃~126℃;時間:20~30min。
、跍y定滅菌效果:餾點溫度計、化學指示劑、化學指示膠帶(最常用的)、生物監(jiān)測法(最可靠)等。
注意事項:
、傥锲窚缇靶柘磧舨粮苫蛄栏。
②滅菌包不宜過大、過緊。
臥式壓力蒸氣滅菌器物品包:30cm×30cm×25cm。
預真空壓力蒸氣滅菌器物品包:30cm×30cm×50cm。
、蹨缇锲贩胖煤侠恚毫粲锌障叮碱愇锲贩旁诮饘、搪瓷物品上面。
、苎b物品的容器應有孔,滅菌前將孔打開,滅菌后關上。
、轀缇锲犯稍锖蠓娇扇〕。
、薅ㄆ诒O(jiān)測滅菌效果。
(2)光照消毒法
1)日光暴曬法:6h,定時翻動。
2)紫外線燈管消毒法:作用最強的波段為250~270nm。
、俜椒
空氣消毒:有效距離不超過2m,時間30 min。
物品消毒:有效距離為1m,時間20~30min。
從燈亮后5~7min計時。關燈后,如需再開啟,應間歇3~4min。
、谧⒁馐马
環(huán)境清潔、干燥。
紫外線消毒適宜溫度:20℃。
適宜濕度:40%~50%。
保護眼睛和皮膚。
保持燈管清潔,燈管表面定期用乙醇棉球擦拭。
● 化學消毒滅菌法
(1)原理
1)菌體蛋白凝固變性,細菌酶失去活性,導致微生物代謝障礙而死亡。
2)破壞細胞膜結構,改變其通透性,導致細胞膜破裂、溶解,以達到消毒滅菌的目的。
(2)化學消毒滅菌劑的使用原則
1)根據(jù)物品的性能和病原微生物的特性選擇。
2)嚴格掌握消毒劑的有效濃度、消毒時間及使用方法。
3)消毒的物品必須先洗凈、擦干,再全部浸入液面以下,軸節(jié)打開。
4)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無菌蒸餾水或無菌生理鹽水沖凈;氣體消毒后的物品,氣體散發(fā)后再用。
(3)化學消毒滅菌劑的使用方法
1)擦拭法:物體的表面,桌子、椅子等。
2)浸泡法:耐濕不耐熱物品,如銳利器械、精密器材等的消毒。
3)噴霧法:空氣或物體表面。
4)熏蒸法:室內物品、空氣及不耐濕不耐高溫物品。
、倏諝庀荆
2%過氧乙酸:每立方米8ml,時間30~120分鐘。
純乳酸:每立方米0.12ml,加等量水,時間30~ 120分鐘。
食醋:每立方米5~10ml,加熱水1~2倍,時間30~120分鐘。
②物品消毒:常用甲醛熏蒸柜。
(4)常用化學消毒劑(消毒效力、使用方法 、注意事項)
1)過氧乙酸:用于皮膚、黏膜消毒。
注意事項:對金屬及織物有腐蝕性,消毒后應及時沖洗干凈。
2)2%的戊二醛:用于不耐熱的醫(yī)療器械、精密儀器,如內鏡等。
注意事項:對碳鋼類制品如手術刀片等有腐蝕性,使用前加入0.5%亞硝酸鈉防銹。
3)甲醛:用于物體表面、對濕熱敏感、不耐高溫和高壓的醫(yī)療器械的消毒滅菌。
注意事項:甲醛有致癌作用,消毒后,可用抽氣通風或氨水中和法去除殘留甲醛氣體;甲醛不宜用于空氣消毒,以防致癌。
4)含氯消毒劑:常用于餐具、水、環(huán)境、疫源地等的消毒。
5)過氧化氫:用于丙烯酸樹脂制成的外科埋置物、不耐熱的塑料制品、餐具、服裝、飲水等消毒,及漱口、外科沖洗傷口等。
6)碘酊:用于注射部位、手術、創(chuàng)面周圍等的皮膚消毒。
7)乙醇:用于皮膚、物品表面、醫(yī)療器械的消毒。
8)碘伏:用于皮膚和黏膜等的消毒。
9)氯己定:用于外科洗手消毒、手術部位的皮膚消毒和黏膜消毒等。
無菌技術
(一)概念
(二)原則
● 操作前準備:無菌操作前30分鐘通風,停止清掃地面,減少走動。
● 操作中保持無菌
(1)不能跨越無菌區(qū),手臂應保持在腰部或操作臺面以上,操作過程中不可跨越無菌區(qū),手不可觸及無菌物品。操作時不可面對無菌區(qū)談笑、咳嗽、打噴嚏。
(2)應使用無菌持物鉗取用無菌物品;無菌物品取出后不可放回無菌容器內。用物疑有或已被污染應予更換并重新滅菌。
(3)一套無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
● 操作中物品管理
(1)無菌物品必須與非無菌物品分開放置,設有明確標志。
(2)無菌物品應存放于無菌包或無菌容器中。
(3)無菌包需標明物品名稱、滅菌日期,按失效期先后順序擺放。
(4)無菌包的有效期為7天,過期或受潮應重新滅菌。
(三)無菌技術基本操作法
● 無菌持物鉗的使用(鑷子、卵圓鉗、三叉鉗)。
(1)存放方法
1)消毒液浸泡保存:消毒液浸過無菌持物鉗軸節(jié)以上2~3cm或持物鑷的1/2處。每件容器只放一把持物器械;浸泡時鉗端打開。
2)干燥保存:每4h更換一次。
(2)無菌持物鉗的使用法
1)取放時閉合鉗端垂直取放,手不可伸入容器內或觸及無菌部分。
2)使用時保持持物鉗或無菌鑷夾取端向下。持物鉗只能在持物者的胸部高度位置移動,不可甩動。
3)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內。
4)使用專用無菌鑷夾取油紗布。
5)只能夾取無菌物品。
6)到較遠處取物,將持物鉗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處,就地使用。
● 無菌容器的使用法
(1)打開無菌容器,蓋內面向上放置。
(2)從無菌容器內夾取無菌物品時,須用無菌持物器械。持持物鉗取物時,持物鉗及物品不能觸及容器邊緣;物品取出后立即蓋嚴無菌容器。
(3)手持無菌容器時,托住底部,手指不能觸及容器邊緣及內面。
● 無菌溶液取用法
(1)核對藥名、滅菌日期;檢查密封瓶瓶口、瓶身、藥液(變質、混濁、沉淀)。
(2)手不可接觸瓶口及瓶蓋中間部。先倒出少許溶液沖洗瓶口。倒溶液時,應避免水珠回濺污染瓶口,保持標簽干燥。
(3)注明開瓶日期及時間。已打開過的溶液保存24h。
● 無菌包的使用法:注明開包日期及時間,24h內可再使用。
● 鋪無菌盤法:4h內有效。
● 無菌手套的使用
(1)操作在腰或操作臺面以上水平進行。
(2)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觸及手套的外面,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觸及未戴手套的手及另一手套的內面。
(3)手套有破損立即更換。
(4)脫手套時應沖凈其上的膿血,再自手套口往下翻轉脫下。如有污漬,先在消毒液中洗凈再脫下浸泡。
隔離技術
(一)概念
是將傳染病病人、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和特殊環(huán)境中,暫時避免和周圍人群接觸。對前者采取傳染源隔離,即防止傳染病病原體向外傳播;對后者采取保護性隔離,即保護高度易感人群免受感染。
(二)隔離區(qū)域的設置和劃分
● 隔離區(qū)域的設置
(1)應與普通病區(qū)分開,遠離食堂、水源和其它公共場所。
(2)以病人為隔離單位。
(3)以同一病種為隔離單位。
(4)凡未確診或發(fā)生混合感染及重、危病人具有強烈傳染性者應安排單獨隔離室。
(5)病房和病室門前懸掛隔離標志,門口放用消毒液浸濕的腳墊,門外設立隔離衣懸掛架(柜或壁櫥),備消毒液、清水各一盆及手刷、毛巾、避污紙。
● 隔離區(qū)域的劃分
(1)清潔區(qū):凡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qū)域稱為清潔區(qū),更衣室、配膳室、值班室、庫房。
(2)半污染區(qū):凡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qū)域稱為半污染區(qū),醫(yī)護辦公室、化驗室、病區(qū)內走廊。
(3)污染區(qū):凡病人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qū)域稱為污染區(qū),病人的病室、廁所、浴室。
(三)隔離消毒原則
● 一般消毒隔離
(1)工作人員要求
1)衣帽整齊,穿隔離衣。
2)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活動,接觸病人后必須消毒雙手。
(2)病室及病人消毒隔離
1)病人用過的物品及病室應消毒。
2)分泌物、排泄物等應消毒后處理。
3)用過的器械要消毒。
4)嚴格執(zhí)行陪伴和探視制度。
5)病人的傳染性分泌物經(jīng)三次培養(yǎng),結果均為陰性或確已度過隔離期,經(jīng)醫(yī)生開出醫(yī)囑方可解除隔離。
● 終末消毒處理
終末消毒處理是指對轉科、出院或死亡的病人及其所在病室、用物等進行的消毒處理。
(1)病人的終末處理
1)病人出院或轉科前應沐浴、換上清潔衣服,個人用物需消毒后帶出。
2)病人死亡,用消毒液做尸體護理,浸透消毒液的棉球填塞口、鼻、耳、陰道、肛門等孔道,一次性尸單包裹尸體。
(2)病人單位的終末處理
1)病人用過的物品消毒。
2)病室消毒。
(四)隔離技術操作法
● 口罩的使用
(1)目的。
(2)注意事項:
勤洗勤換;使用一次性口罩不得超過4小時;潮濕應立即更換;每次接觸嚴密隔離病人后應立即更換。
● 手的清潔與消毒
(1)洗手 :“七步洗手法”。
、僬菩膶φ菩,兩手并攏相互搓擦。
②手心對手背,手指交錯相互搓擦(交換)。
、壅菩南鄬,手指交叉沿指縫相互搓擦。
④用一手握另一手拇指旋轉搓擦(交換)。
、輳澢皇质种父麝P節(jié),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搓擦(交換)。
、拗讣庠谡菩霓D動搓擦(交換)。
、咔鍧嵤滞。持續(xù)時間不少于15秒。
(2)消毒手
1)順序:前臂、腕關節(jié)、手背、手掌、指縫及指甲,每手30秒,流動水沖凈,重復一遍,共刷2分鐘。
2)注意事項:
①刷手范圍應超過被污染的范圍。
、谒⑹謺r,身體與洗手池保持一定距離,以免隔離衣污染洗手池邊緣或消毒盆。
、蹧_洗時,腕部低于肘部。
● 穿脫隔離衣
(1)目的。
(2)注意事項:
1)穿隔離衣前,應將操作中所需一切用物備齊。
2)操作前,應檢查隔離衣,無潮濕、無破損,完全覆蓋工作服。
3)保持隔離衣內面及領部清潔,系領口時衣袖勿觸及面部、衣領及工作帽。
4)穿隔離衣后,不得進入清潔區(qū),只能在規(guī)定區(qū)域內活動。
5)洗手時,隔離衣不得污染洗手設備。
6)隔離衣應每天更換一次;如有潮濕或被污染時,立即更換。
7)掛隔離衣時,如在半污染區(qū),隔離衣的清潔面向外,不得露出污染面;如在污染區(qū),則污染面朝外,不得露出清潔面。
● 避污紙的使用
(1)目的:用清潔的手拿取污染的物品或用污染的手拿取清潔物品,省略消毒手續(xù)。
(2)使用方法:頁面抓取,用后焚燒。
了解護考證書領取時間
萬題庫下載 | 微信搜"萬題庫執(zhí)業(yè)護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