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的原因:
1.消退: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到最后消退的結果。
2.干擾:長時記憶中信息的遺忘主要是因為在學習和回憶時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擾。
前攝干擾:已學過的舊信息對學習新信息的抑制作用。
倒攝干擾:學習新信息對已有舊信息回憶的抑制作用。
長時記憶中的信息遺忘主要由干擾造成。歸因于某種形式的提取失敗。信息間在記憶中的聯(lián)系依然存在,被干擾所破壞的僅僅是提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的提取需要借助于特殊的提取線索,線索對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賴:
1.與編碼信息聯(lián)系的緊密程度:長時記憶中,信息經(jīng)常是以語義方式組織的,因此,與信息意義緊密聯(lián)系的線索往往更有利于信息的提取。
2.情境和狀態(tài)的依存性:環(huán)境上相似性有助于或有礙于記憶的現(xiàn)象叫情境依存性記憶。學習時的內在心理狀態(tài)也會被編入長時記憶,作提取線索,叫狀態(tài)依存性記憶。
3.情緒的作用:個人情緒狀態(tài)和學習內容的匹配也影響記憶。情緒對記憶的影響強度取決于情緒類型、強度和要記的信息內容。積極比消極更有利記憶,強烈的情緒體驗能導致異常生動、詳細的持久性記憶。
有意遺忘作用:有意識地不使某些信息再現(xiàn)的記憶效應稱有意遺忘。
為了減輕心理不安,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心理防衛(wèi)機制。
記憶術:有效提高記憶中編碼和提取能力的特殊技術。
提高記憶方法:
1.地點法(位置法):一種傳統(tǒng)的記憶術。將一組熟悉的地點與要記的東西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主要利用視覺表象,以地點位置作為以后的提取線索。
2.韻律法:對一些純語言的材料,最明顯有效的記憶方法靠韻律去記憶內容,也稱口決法。
3.記筆記:思考比書寫更重要。對所聽到的內容進行思考,找出各種材料間的關聯(lián),清晰準確地總結主要的觀點和例證。
學習:通過主客觀的相互作用,在主體頭腦內部積累經(jīng)驗、構建心理結構以積極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它可通過行為或者行為潛能的持久變化而有所表現(xiàn)。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學習理論:強調學習是一個行為改變的過程,是建立某種刺激與反應之間聯(lián)結的過程。
認知心理學:強調學習即個體頭腦內部認知結構的形成與改變的過程。
近代的社會學習理論:注重觀察學習,強調通過觀察、模仿他人而間接地進行學習。
人本主義:認為學習是個體潛能的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
美,梅耶:學習過程模式:
新信息(刺激)被學習者注意后,進入短時記憶,同時激活的長時記憶中的相關信息也進入短時記憶。新舊信息相互作用,產(chǎn)生新的意義并儲存于長時記憶系統(tǒng),或者產(chǎn)生外在的反應。
學習分類:
學習方式劃分:
1.接受學習:將別人的經(jīng)驗變?yōu)樽约旱慕?jīng)驗,所學習的內容是以某種定論或確定的形式通過傳授者傳授的,無需自己去獨立發(fā)現(xiàn)。
2.發(fā)現(xiàn)學習:在缺乏經(jīng)驗傳授的條件下,個體自己去獨立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經(jīng)驗的過程。
3.意義學習:學習者利用原有經(jīng)驗進行新的學習,理解新的信息。
4.機械學習:在缺乏某種先前經(jīng)驗的情況下,靠死記硬背進行學習。
學習內容劃分:
1.知識學習:知識是客觀事物的特征與聯(lián)系在人腦中的主觀表征,可表現(xiàn)為概念、命題、圖式等不同形式,分別標志著對事物反映的不同廣度與深度。
2.技能學習:通過學習而形成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有心智技能與操作技能。
3.社會規(guī)范的學習:把外在的行為要求轉化為主體內在的行為需要的內化過程。包含認識,執(zhí)行,情感體驗。
學習策略
一、復習策略
1.復習時間:及時、系統(tǒng)、有效的復習。學習結束后5-10分鐘,閱讀后表述所學內容。學習當天晚或結束的第二天,重讀,以自己的語言描述。一星期后。一月后。半年后。連續(xù)的集中復習時間加以分散,中間穿插短暫的休息。
2.復習次數(shù):過度學習:恰能背誦某一材料后再進行適當次數(shù)的重復學習。過度學習程序達50%時效果較好。超過會引起疲勞,注意分散甚至厭煩情緒。
3.復習方法:嘗試背誦法,即閱讀與背誦相結合。調動多感官共同進行記憶,眼,口,耳,手,心到,多種形式的編碼和多通道的聯(lián)系增加信息的儲存和提取途徑,記憶的效果增強。
主要目的:用于信息的長時記憶,使信息在頭腦中牢固保持。只有理解的信息才比較容易記憶并長久保持。
二、組織策略:根據(jù)知識經(jīng)驗之間的內在關系,對學習材料進行系統(tǒng)、有序的分類、整理和概括,使之結構合理化。
常用:群集(歸類),摘錄,劃線,寫標題,列提綱,做筆記等,基本原理是概括、抽取學習內容的要義,建構所學內容的組織與結構。
相關推薦:考試吧:2010年7月自考試題及答案發(fā)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