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對外金融關系與政策
1、購買力平價是指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之比,貨幣的購買力與一般物價水平成反比,是一般物價水平的倒數
2、購買力平價分為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
3、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的關系:如果絕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相對購買力平價一定成立,因為物價指數就是兩個時點物價絕對水平之比;反過來,如果相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絕對購買力平價不一定成立
4、利率平價理論分為拋補利率平價和未拋補利率平價,拋補利率平價理論討論的是遠期匯率的決定,遠期匯率由即期匯率和國內外利差決定
5、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國際收支(逆差時外匯需求大于供給,從而外匯升值、本幣貶值;順差時相反)、相對通貨膨脹率(按購買力平價理論,國內外通貨膨脹率差異是決定匯率長期趨勢中的主導因素。若通貨膨脹率高于他國,則該國貨幣趨于貶值;反之趨于升值)、相對利率(利率對匯率的影響尤其在短期級為顯著。高利率使貨幣升值,反之貶值)總需求與總供給(當一國總需求增長快于總供給時,本幣一般呈貶值|環(huán)球網校提供|趨勢)、市場預期(預期因素是短期內影響匯率變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市場預期本幣貶值,人們紛紛拋售本幣,最終會導致本幣實際貶值)
6、匯率變動的經濟影響:貶值的進出口效應、貶值的國際資本流動效應、貶值的產出效應、貶值的物價效應、貶值的資源配置效應
7、貶值的物價的影響有兩條途徑:一是通過貿易收支改善的乘數效應,引起需求拉上的物價上漲;二是通過提高國內生產成本推動物價上漲。
8、國際收支平衡表:指根據經濟分析的需要,將國際收支按照復式記帳原理和特定帳戶分類編制出來的一種統(tǒng)計報表。它集中反映了一國國際收支的結構和總體狀況。
9、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帳戶分類標準:經常帳戶、資本與金融帳戶
10、經常賬戶記錄實際資源的流動,包括貨物和服務、收益(職工報酬和投資收益)、經常轉移(僑匯、無償捐贈和賠償)等三項
11、金融帳戶:記錄經濟體對外資產負債變更的交易,包括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其他投資|環(huán) 球網校提供|和儲備資產四類
12、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將儲備資產單獨列項,從而包括四大項:經常帳戶、資本與金融帳戶、儲備資產、凈誤差與遺漏
13、通常用于衡量國際收支狀況的局部差額有:貿易差額、經常差額、綜合差額
14、國際收支調節(jié)政策主要有:外匯緩沖政策、貨幣財政政策、匯率政策、直接管制措施
15、國際收支調整的基本原則:正確使用并搭配各種調節(jié)政策,以最小的經濟和社會代價恢復國際收支均衡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