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能力的提高包括很多因素,文章可以分為段落,段落可以分為句子,句子可以分為單詞。所以提高閱讀能力,需要從微觀層面擴大單詞量,提高句子理解力,從宏觀層面把握段落與文章的框架。而在考前短短的時間內(nèi),考生不可能從單詞到框架一步步提高閱讀能力了,那么應該怎么辦呢?這得從了解閱讀考什么,怎么考開始。
四級考試閱讀部分要求考生在35分鐘內(nèi),看完四篇文章,做完20個題目。其中,每篇文章大約有250——350個單詞,后面附有5個題目。四級閱讀考查的題型主要是細節(jié)題,另外還會涉及態(tài)度題,主旨題,推理題,結論觀點題,詞匯題等。各類題型表現(xiàn)形式不同,考查重點各異,解題方法有別。
1、細節(jié)題
(1)、細節(jié)題表現(xiàn)形式
這類題在四級考試中題量較大,占到60%——70%的題量,可以說是四級考試成敗的關鍵這類題特點是題干的信息比較具體,考查文章中的重要細節(jié)。如2005年1月份考題:“Free play has been introduced in some Japanese kindergartens in order to”,
本題通過“free play”,“some Japanese kindergartens”反映了原文考查對象,題干內(nèi)
容比較具體,屬于細節(jié)分析。又如2005年6月份出現(xiàn)的題目:“What did the handball player do when he was not allowed a time out to change his gloves? ”本題handball player 是中心話題,when引導狀語從句,這兩部分明確指定了考查的細節(jié)內(nèi)容,在原文中找答案十分方便。
(2)、細節(jié)題解題方法
細節(jié)題考查信息查找能力和句子的理解能力。由于考試時間非常緊張,對于考生來說,做好細節(jié)題,首先是要在原文找到相關信息。正是由于這點,我們看文章需要目的。有同學先看文章再做題,導致做題時還得回去在文章中尋找相關內(nèi)容,或者干脆憑著對文章的主觀印象匆忙求解,結果是浪費時間或者錯誤較多。建議考生先看題干再看文章,這樣就會有方向感,目的感。所以,細節(jié)題的重要做題方法就是:先看題干,再看原文,帶著題干個別的特有信息或者帶著題干的中心話題在原文定位。如“What did the handball player do when he was not allowed a time out to change his gloves? ”就可以結合handball player這個中心話題在原文找答案。
四級細節(jié)題干有時會有比較明顯的信息,如時間數(shù)字,專有名詞,中心名詞。如2005年1月考題:What was confirmed by the Bosto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s study?題干中Bosto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這個專有名詞可以讓考生迅速找到考到的原文內(nèi)容。如果用題干信息在原文找答案沒有結果,可以根據(jù)題目的先后順序來確定大概范圍(除個別例外,四級細節(jié)題大體上還是按照出題的先后順序找答案的)。以2001年1月份考題為例說明:
24.Why do pet dogs love performing tricks for their masters?
25.When a dog has received effective obedience training, its owner____.
做24題過程中,考生可以通過performing tricks 比較容易在原文倒數(shù)第二段最后一句話定位找答案;這時,可以大膽預測,25題考最后一段內(nèi)容。
(3)、細節(jié)題注意點
考生做細節(jié)題時,要注意合理但不正確的選項。很多考生在做題時,忽視了題目與原文的聯(lián)系,憑著合理性的主觀猜想選擇答案。結果很多考生感覺做得很好,但對答案時發(fā)現(xiàn)錯了很多。另外,很多表示程度、范圍、頻率等的副詞或形容詞可能會導致選項錯誤,如2002年1月考題出現(xiàn)一個干擾選項是“keep in constant touch with the computer center”,其中的constant就是選項錯誤的關鍵。所以,細節(jié)題要求考生非常細心。
相關推薦:四六級培訓名師邀請各地考友互動 立即加入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