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形容詞、副詞比較級、最高級
這類錯誤主要考較不常見的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級形式。一般來講,考生不難掌握。
例:Microwave ovens are generally more costlier than common ovens.此句costly是形容詞,意思是“昂貴的”。它的比較級形式是more costly。costlier是錯誤的形式,須改成costly。
5、平行結(jié)構(gòu)
平行結(jié)構(gòu)錯誤主要指在連接詞and前后語法結(jié)構(gòu)不對等、不平行。
例:Computer analyzed marketing reports can help deciding which products to emphasize now, which to develop for the future, and which to be dropped.
本句中三個平行成份which products to emphasize now, which to develop和which to be dropped結(jié)構(gòu)模式應(yīng)該一致,均采用不定式主動語態(tài),因而to be dropped應(yīng)改為to drop。
6、非謂語動詞
非謂語動詞是令人頭疼的改錯類型,它包括不定式、分詞、動名詞。六級改錯中主要出現(xiàn)的是非謂語動詞與主要謂語動詞之間的混淆。
例:The idea that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is hard work is realized by every student.分析句子結(jié)構(gòu)可知:the idea是主語;is realized是謂語部分;that引導(dǎo)同位語從句。從句中l(wèi)earn a foreign language是主語,而learn是動詞形式,應(yīng)改為動名詞“l(fā)earning”。
7、固定搭配
固定搭配主要包括動詞、形容詞、名詞同介詞的搭配以及其它許多慣用法等。解答這類題的關(guān)鍵在于考生掌握大量的短語及固定搭配。
例:It also takes rise to a blurring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句中“takes rise to”是錯誤搭配,應(yīng)把“takes”改為gives。“give rise to”是固定表達(dá),有“引起、導(dǎo)致”的意思?忌枰綍r積累動介詞、動副詞等詞組以及諸多習(xí)慣用語。
8、詞性錯誤
詞性誤用句中,錯誤主要表現(xiàn)在形容詞、名詞、副詞上。做這類改錯題,首先要判斷詞性及詞在句中的位置,然后根據(jù)它們在句中所處的位置來確定詞性是否正確。一般說來,形容詞修飾名詞,副詞修飾動詞,副詞修飾形容詞。
例:We are not necessary capable of doing such an exacting job.
句中形容詞necessary用于修飾形容詞capable,屬于詞性誤用,應(yīng)改為副詞形式necessarily。9、易混淆的詞
英語詞匯中有很多詞在拼寫上、語義上很相似,如assure/ensure, rise/arise/raise, effect/affect,但是它們的用法卻迥然不同。這些易混淆的詞構(gòu)成六級改錯的一個重要錯誤類型。
例:His persistence was awarded when the car finally started. 句中“award”是“頒發(fā),授予(獎賞)”之義,而文中想要表達(dá)的意思是“汽車終于啟動了,那就是對他堅(jiān)持不懈精神的回報。”應(yīng)把a(bǔ)ward改成reward。
二、解題思路與技巧
從上面的錯誤類型分析可知,做改錯題一定要具有一雙“慧眼”。重要的不是自己會運(yùn)用一個語法點(diǎn)或知識點(diǎn),而是能夠識別出錯誤的用法,以審查的眼光去面對每一個改錯題。這就需要掌握必要的答題步驟和技巧。
答題步驟:
1)一般來說,做題時千萬不要拿起來就改。先花一、兩分鐘從頭到尾通讀全文,對文章大致內(nèi)容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數(shù)。
2)然后把重點(diǎn)放在有錯誤項(xiàng)的標(biāo)有題號行,尋找較容易辯認(rèn)的語法錯誤,如主謂不一致、時態(tài)、語態(tài)使用錯誤、非謂語動詞錯誤等等。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