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例題1】某工業(yè)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4年4月購入A材料1 000公斤,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買價為30 000元,增值稅稅額為5 100元。該批A材料在運輸途中發(fā)生1%的合理損耗,實際驗收入庫990公斤;在入庫前發(fā)生挑選整理費用300元。該批入庫A材料的實際總成本為( )元。(2004年)
A.29 700 B.29 997C.30 300 D.35 400
【答案】C
【解析】該批入庫A材料的實際總成本=30000+300=30300元。該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進項稅額不計入材料成本。運輸過程中的合理損耗構成材料的入庫成本。所以該批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為發(fā)票上注明的不含增值稅額的買價加上入庫挑選整理費用。
【例題2】甲商場采用售價金額核算法對庫存商品進行核算。2004年3月,月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為21萬元,售價總額為30萬元;本月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為31萬元,售價總額為50萬元;本月銷售商品的售價總額為60萬元。假定不考慮增值稅及其他因素,甲公司2004年3月末結存商品的實際成本為( )萬元。(2004年)
A.7 B.13C.27 D.33
【答案】B
【解析】在售價金額法核算存貨成本時,首先要計算存貨的進銷差價率。進銷差價率=〔(30-21)+(50-31)〕/(30+50)=35%。本月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60×35%=21萬元,則已銷商品的銷售成本為60-21=39萬元。甲公司2004年3月末結存商品的實際成本為21+31-39=13萬元。
【例題3】某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適用的消費稅稅率為10%。該企業(yè)委托其他單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加工一批屬于應稅消費品的原材料(非金銀首飾),該批委托加工原材料收回后用于繼續(xù)生產應稅消費品。發(fā)出原材料的成本為180萬元,支付的不含增值稅的加工費為90萬元,支付的增值稅稅額為15.3萬元。該批原材料已加工完成并驗收入庫,其實際成本為( )萬元。(2005年)
A.270 B.280 C.300 D.315.3
【答案】A
【解析】實際成本=原材料180+加工費90=270(萬元)。支付的消費稅在用于連續(xù)生產的情況下,不計入加工物資的成本,而計入“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的借方。
【例題4】某公司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按單項存貨于期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04年12月31日,該公司擁有甲、乙兩種商品,成本分別為240萬元,320萬元。其中,甲商品全部簽訂了銷售合同,合同銷售價格為200萬元,市場價格為190萬元;乙商品沒有簽訂銷售合同,市場價格為300萬元;銷售價格和市場價格均不含增值稅。該公司預計銷售甲、乙商品尚需分別發(fā)生銷售費用12萬元、15萬元,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截止2004年11月30日,該公司尚未為甲、乙商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04年12月3l日,該公司應為甲、乙商品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總額為( )萬元。(2005年)
A.60 B.77 C.87 D.97
【答案】C
【解析】甲商品可變現凈值=甲商品預計售價200—預計銷售費用12=188(萬元),甲商品的成本為240萬元,故甲商品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52萬元(240—188);
乙商品可變現凈值=乙商品預計售價300—預計銷售費用15=285(萬元),乙商品的成本為320萬元,故乙商品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35萬元(320—285);
甲、乙商品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總額=52+35=87(萬元)。
【例題5】乙工業(yè)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本月購進原材料200公斤,貨款為6 000元,增值稅稅額為1 020元;發(fā)生的保險費為350元,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為130元;驗收入庫時發(fā)現數量短缺10%,經查屬于運輸途中合理損耗。乙工業(yè)企業(yè)該批原材料實際單位成本為每公斤( )元。(2006年)
A.32.4 B.33.33 C.35.28 D.36
【答案】D
【解析】原材料實際單位成本=原材料成本÷入庫數量=(6000+350+130)÷200×90%=6480÷180=36元。
相關推薦:推薦:2009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各科目應試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