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上午】
《三角形的性質》
1、試講題目:三角形的性質
2、基本基求:
(1)試講時間約10分鐘;
(2)指導學生掌握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
(3)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積極動手,探索出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
(4)結合教學內容適當板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帶領學生畫一個三角形,說明其特點:三條線段首尾相連。思考三角形還有沒有其他的特點?引出課題。
(二)講解新知
呈現學具四根小木棒,長度分別為:8cm、4cm、5cm、2cm。組織學生任選三根小木棒去拼三角形。
學生匯報分享。教師呈現,并強調拼成三角形的方法:首尾相連。
可能得到:(1)拼成三角形,分別為:8cm、4cm、5cm,4cm、5cm、2cm。
(2)拼不成三角形:8cm、5cm、2cm,8cm、4cm、2cm。
組織全班利用8cm、5cm、2cm三根小木棒擺一擺,說明為什么不能拼成三角形。
教師演示講解:三根小棒不能收尾相連;5cm+2cm<8cm,不能拼成。
組織學生從圍成的三角形中任選兩根木棒,將它們的和與第三根長度比較。并說說發(fā)現的結論。
猜想: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請學生在練習紙上任意畫三角形,并測量長度驗證猜想。
教師總結強調: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三)課堂練習
三根小木棒分別為:8cm、3cm、5cm,能否拼成三角形,為什么?
(四)小結作業(yè)
提問:通過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判斷課后練習給定的幾組線段能否圍成三角形。
【板書設計】略
小數的初步認識
1.題目:小數的初步認識
2.基本要求:
(1)試講時間約10分鐘;
(2)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3)設計數學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小數的讀寫法;
(4)體現學生主體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5)合理板書。
教案參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能識別小數,會讀、寫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探究等豐富的學習活動,學生正確理解小數的含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數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讀、寫小數,正確理解小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的含義。
情境導入
談話:開學的時候小明的媽媽為小明準備了許多文具。書包48元 圓珠筆3.50元 日記本3元 鉛筆0.20元 文具盒15元橡皮0.15元 小刀1.5元
談話:大家仔細看看,你能把這些標價中的數分成兩類么?誰愿意來分分?這組數不是整數,它們也有自己的名稱,叫做小數。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些關于小數的初步認識。(板書:認識小數)
探究新知
(一)讀小數
先讓學生自己試試,再有老師總結讀小數的方法:小數的整數部分可按照整數的讀法讀,而小數部分要依次讀出每個數位上的數字。
(二)寫小數。
師:小數我們已經會讀了,那么它該怎么寫呢?寫小數與讀小數的順序是一樣的,先寫整數部分,再寫小數點,后寫小數部分。(以書的價格為例老師一邊說寫法一邊在黑板上示范)
師:學會了么?好請同學們在自己的練習紙上寫一寫其他幾樣文具的價格。(生自由練寫,師巡視)
(三)鞏固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師:剛剛的轉化學會了么?我們在來練練怎么樣?請把書翻到88頁,中間有張表格,請同學們輕聲讀讀表中食品的標價,然后完成這張表格,填寫它們分別表示幾元幾角幾分。(填完后指名同學回答。)
(四)尋找生活中的小數。
師:你還在哪里找到過小數呢?
師:同學們都觀察得好仔細呀。老師也找了幾個,大家瞧瞧:人體正常體溫高可達37.5攝度,籃球運動員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鞏固練習:8.64元=8()6()4()
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么?
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略
小數加減法
1 題目:小數加減法
2. 基本要求:
(1)試講過程要有互動體現;
(2)試講過程要有板書;
(3)10分鐘內講完;
(4)引導學生列豎式進行計算。
教案參考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小數加減計算的計算方法,會通過豎式進行小數的加減運算。
【過程與方法】在探索小數的加減法的過程中,提升運算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小數加減法的運算方法。
【教學難點】位數不同的小數的加減法。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出示課件并提問:克隆牛“健健”與“壯壯”出生時的胸圍大小關系以及其出生時情況記錄表并詢問學生,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課題《奇異的克隆牛——小數加減法》。
(二)探索新知
總結問題:“壯壯”出生時的胸圍是多少?以及“壯壯”出生時的體長比“健健長多少”?
對于第一個問題在黑板上列出算式:0.77+0.03。
提出問題:之前學習整數的加減運算時我們是用什么方法進行筆算的?請學生上講臺進行板演后并提問全班:是不是所有人都得到了正確的結果?
追問:這個0是否可以去掉?
對于第二個問題組織前后四人為一個小組,用5分鐘的時間列豎式解決這個問題。
時間結束后請小組代表上講臺進行板演,反饋后再提出一個問題:你會計算1.3-1.25嗎?
并進行追問:小數的位數不同,應該怎樣計算呢?
明確提出:先對齊數位,再計算。
將以上問題都解決之后我將組織全班學生一起思考: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注意什么?
(三)課堂練習
(四)小節(jié)與作業(yè)布置
(五)板書設計略
相關推薦:
2021上半年教師資格面試成績查詢時間及入口 ※ 教師資格認定時間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