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詞典的編纂者不對,他們對詞匯的用法做出改動不會是隨意的,想必經(jīng)過了認真的研究推敲。不過,詞典編纂者不能忽視一個基本事實以及由此衍生的基本要求:語言文字是廣大人民群眾共同使用的,具有極為廣泛的社會性,因此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工作不能在象牙塔里進行,而一定要走群眾路線。
這段話的“基本要求”指的是( )。
A.詞典編纂者不能對詞匯的用法隨意改動
B.詞典編纂者應該熟悉詞典編纂的具體過程
C.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工作要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
D.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工作應由廣大人民群眾來決定
9.納米技術將帶來一場革命,徹底改變目前外科手術的意義。將來,外科手術不會出現(xiàn)手術刀,那時的手術工具是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只有原子或分子那么大。今天的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也許會成為歷史,納米機器人將進入有病變的關節(jié),幫助身體長出健康的關節(jié)。有了超級機器人和自動機械裝置的幫助,醫(yī)生們可以通過一個小洞完成創(chuàng)口非常小的手術。
下列對文段內容理解不正確的是( )。
A.將來,外科手術將不再使用手術刀,取而代之的是機器人
B.納米機器人可以進入人體有病變的關節(jié),幫助身體長出健康的關節(jié)
C.使用外科手術機器人進行外科手術的創(chuàng)口非常小,能減輕患者的痛苦
D.今天進行外科手術,醫(yī)生們只需要把微型機器人注射到病人的身體,再由它完成所有的治療工作
10.中國與西方的認識方式、思維邏輯乃至整體的文化觀念,存在這樣那樣的差異。比如,西方式的執(zhí)著,可能推衍出漸進的認識,強調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強調對象描述的精確性;中國式的灑落,則通向了圓融和體悟,描述對象時往往在清晰中又帶有某種模糊。但二者并沒有孰優(yōu)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異”生發(fā)的對話與啟迪、互補與和諧。通過“差異”而達到“中和”,這樣的“和而不同”才能成全一個相生共融、豐富多彩的世界。
對這段話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西方注重對象描述的精確性,中國則傾向于清晰性和模糊性共存
B.中西方的“差異”是對立的,不相互調和,二者都難以為繼
C.文化觀念有差異,但沒有優(yōu)劣是非的區(qū)別
D.成全一個相生共融、豐富多彩的世界,是啟發(fā)兩種文化對話的目的
1.【答案】C。中公解析:C項推斷錯誤,由“中國今年仍將是全球汽車銷量增長的主要貢獻者,但是該市場競爭將開始加劇,且增長已經(jīng)開始小幅度放緩”可知,中國汽車銷量只是增長幅度放緩,并沒有出現(xiàn)負增長的狀況。
2.【答案】C。中公解析:C項邏輯混亂!巴瑫r”前后的句子為并列關系,因此“社會適應性逐漸提高,區(qū)分外部自我和內部自我的能力逐漸增強”不能產生“使兒童的自我結構趨向穩(wěn)定”的結果。
3.【答案】B。中公解析:B項所述內容原文并未提及,屬于無中生有。文段第一句中“依靠現(xiàn)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經(jīng)濟信息的輸入來組織生產”體現(xiàn)了A項的內容;“以資源的永續(xù)利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為重要前提”則體現(xiàn)了C項的內容;由最后一句可知,D項正確。
4.【答案】B。中公解析:B項所述內容原文并未提及,屬于無中生有。文段第一句中“依靠現(xiàn)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經(jīng)濟信息的輸入來組織生產”體現(xiàn)了A項的內容;“以資源的永續(xù)利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為重要前提”則體現(xiàn)了C項的內容;由最后一句可知,D項正確。故選B。
5.【答案】D。中公解析:D項顛倒黑白。影視從文學中找題材,文學是“供”的一方,影視是“求”的一方。由材料可知,“大多數(shù)中國小說,不太適合改編成影視劇”,則中國文學與影視聯(lián)姻,應當是“供不應求”。
6.【答案】B。中公解析:題干要求找出“硬幣”一詞指代的內容,需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判斷。根據(jù)“硬幣”所在的句子可知,“硬幣”的一面是“中國的消費者沒有透支消費的習慣”,另一面是“中國居民的個人負債率很低”。再往前看,具有兩面性的是“中國消費信貸市場”,一面是對中國銀行業(yè)投入巨資的西方銀行在信用卡業(yè)務上還未盈利,另一面是外資銀行對中國信用卡市場并未失去信心。正是“中國的消費者沒有透支消費的習慣”,所以外資銀行的信用卡業(yè)務暫未盈利,也因“中國居民的個人負債率很低”,所以外資銀行信心未失。綜上,可知“硬幣”指的是“中國消費信貸市場”,即B項為正確答案。
7.【答案】A。中公解析:要理解“處境化”需聯(lián)系上下文。分析可知,第二分句是對第一分句的進一步解釋說明。由此可知,“處境化”指的是“由該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條件所決定”。四個選項中,A項與之最相符。
8.【答案】C。中公解析:通讀文段可知,冒號后面的內容是對“基本要求”的具體解釋。冒號后面的內容重點說明的是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工作一定要走群眾路線,C項表述與此一致,為正確答案。
9.【答案】D。中公解析:選項中出現(xiàn)了時間詞“將來”、“今天”,由此我們可考慮是否混淆了時態(tài)。文段敘述的是納米技術將為外科手術帶來一場革命,這只是一種展望,還沒有實際發(fā)生。顯然D項混淆了未然與已然,不正確。
10.【答案】B。中公解析:B項顛倒黑白。由原文“二者并沒有孰優(yōu)孰劣,孰是孰非,只有因‘差異’生發(fā)的對話與啟迪、互補與和諧”可知,中西方的“差異”并非對立的、不可調和的,而是可以“互補”并達到和諧的,且“難以為繼”的說法無法從文中推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