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掃描/長按下面二維碼 |
點擊查看: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指導
背景鏈接*
河南省已于近日啟動全省范圍內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工作,以摸清古樹名木資源“家底”,切實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屆時,每棵古樹名木都將有一個獨一無二的11位“身份證號”,掃一掃身上的二維碼,就能獲取古樹名木的所有信息。
紀錄電影《鄉(xiāng)村里的中國》中,有一個片段是對“古樹進城”的鮮活刻畫。在利益的驅動下,一些村民賣掉了幾棵古樹,用于到城市里做綠化。在不少地方,都在上演著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的摩擦與沖突;究竟是進行短期的利益變現(xiàn)還是進行長期的“留給子女金山銀山”,古樹名木保護說到底就是要實現(xiàn)價值理性的回歸。
|綜合分析*
現(xiàn)狀
伴隨著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適應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由農民在生產生活實踐總結出來的傳統(tǒng)的地方知識,逐漸被外來知識所替代。在發(fā)展的語境下,效率具有天然的合理性;資源應該被如何利用,通常取決于哪種利用方式更有效率;可是,在效率或者利益最大化的背后,通常是自然資源和生態(tài)的巨大破壞。面對古樹名木,一些人失去了敬畏之心;利益變現(xiàn)的背后,隱伏著一些古樹保護不力的尷尬現(xiàn)實。
古樹木保護的意義
保護古樹名木不僅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也有助于進行文化傳承。換言之,保護古樹名木盡管沒有實現(xiàn)短期的利益最大化,卻具有厚重的文化意義與社會意義!翱吹靡娚剑靡娝,記得住鄉(xiāng)愁”,在物質生活漸次豐盈的當下,保護古樹不僅關系到一個地方的鄉(xiāng)愁和文化基因,也和老百姓守望精神家園息息相關。
不論是 “建廣場護古樹”,抑或“改路不挪樹”,抑或“古樹身份證”,這些新變化、新氣象,根源于價值排序的重塑與發(fā)展觀念的更新。努力實現(xiàn)環(huán)境保護與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的“美美與共”,而不是讓它們處于對立、對抗的兩極;只有提升對環(huán)境保護的價值認同,將生態(tài)文明融入“各方面” 和“全過程”,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才會離我們越來越近。從這個角度上說,一棵古樹的命運也是社會文明的一根標尺。
那些散布在不同的地方的古樹名木,有的得到了妥善的保護和管理,有的“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有的卻猶如“野草莓”,沒有得到足夠的關心與呵護。依托信息技術,“古樹名木身份證”擦亮了古樹名木的身份標簽,有助于讓它們得到更加精細化、個性化的呵護與照顧。
|參考對策*
改善古樹名木的生存生態(tài),既需要我們提升對保護古樹名木的價值認同,也需要增強“等不及”和“傷不起”的緊迫感與使命感;激發(fā)社會活力,提升公眾參與,讓老百姓與公共部門在良性互動中分擔責任,保護古樹名木才會更有成效。
第一,在對古樹資源進行摸底調查、頒發(fā)“身份證”的基礎上,還要出臺法規(guī),做到有法可依。比如,出臺《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暫行辦法》等,明確古樹保護管理的目的、意義、保護管理措施、范圍要求、處罰辦法等,方便執(zhí)法者依法管理。
第二,發(fā)揮輿論宣傳作用,提高群眾的保護意識。有關部門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標語、墻報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保護古樹的目的、意義,提高群眾的生態(tài)保護意識,讓群眾自覺保護古樹,為建設綠色生態(tài)家園作出貢獻。對于故意破壞或損害古樹者,應該依法追究責任;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真正殺一儆百,在社會上營造保護古樹的良好氛圍。
第三,要定期檢查,建立健康檔案。根據實際情況,每年對古樹進行一次身體健康檢查,掌握古樹的生存狀況,以便及時作出相應的保護與救治方案,盡量“原汁原味”地把古樹保護好,莫給子孫后代留下遺憾。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