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年過九旬的兩院院士吳良鏞先生在人民大會堂為6000余名高校新生演講。在先生演講的過程中,有記者拍下了許多學生因困倦而趴桌睡覺的照片,站著的九旬院士和睡覺的九零后組成了耐人尋味的畫面語言。事件曝光后,網(wǎng)友們紛紛指責睡覺者教養(yǎng)不足,對年高德劭的老先生缺乏應有的尊重,一時間,這些年輕的學生成為了幾乎成為了整個網(wǎng)絡輿論場的譴責對象,而有關(guān)當代大學生素質(zhì)的討論也立刻成為了熱門話題。
吳良鏞先生以92歲高齡站著做出長達35分鐘的演講,實屬不易,學生們在吳先生用心演講時睡覺,當然是不合適,不禮貌的,怎樣都無法辯護。但是,與學生們的不禮貌相比,這一事件中顯然還有更值得關(guān)注的問題。在筆者看來,讓吳良鏞院士精心準備的演講未能得到有興趣者的傾聽,才是對老先生最大的不尊重,而以半強制的方式讓6000名未必了解吳良鏞學術(shù)成就的學生拿出一下午時間來聽一場講座,則是對學生和老先生雙方時間的浪費。在這一事件之中最應該反省的,并非不禮貌的學生們,而是直接造成這一尷尬局面的宣教模式。
根據(jù)媒體的后續(xù)調(diào)查,吳良鏞院士的演講,是首都多所高校的研究生新生的入學活動之一,與會的6000名學生并沒有選擇參加與否的權(quán)利,也沒有事先了解吳良鏞院士學術(shù)成就和個人事跡的機會,對他們來說,這場演講可能只是諸多帶有形式主義色彩的入學活動中平淡無奇的一環(huán)。吳良鏞先生艱難地站在臺上不容易,學業(yè)繁重的新生們被強行拉來坐在臺下也不情愿。吳良鏞先生精心準備的演講沒有得到應有的傾聽和尊重,而與會新生們的選擇權(quán)又何嘗得到了活動主辦者的尊重呢?
有過大學生活的人回憶起來,大概都有過上課睡覺的經(jīng)歷。在大學中,同樣的一批學生,可能在某些課堂上聚精會神,求知若渴,而在另一些課堂上則呵欠連天,意興闌珊。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學科背景、興趣愛好,對于不同的老師和課程自然會有不同的偏好,讓每個學生都能聆聽自己希望聆聽的課程,是對學生的尊重,而把每個老師的課堂空間都留給那些樂于傾聽的學生,則是對老師的尊重。試想,在那些被強行拉到會場的學生因為對演講不感興趣而只好悶頭睡覺的同時,又有多少敬仰吳良鏞院士,渴望著能夠現(xiàn)場聆聽先生演講的學生根本沒有機會踏入會場的大門?拉聽眾來“填場”的行為,浪費了這場演講應有的價值。在這層意義上,吳良鏞院士和與會學生,同樣都是形式主義的受害者。
因睡覺而受到輿論抨擊的學生們,應把這次教訓當做一堂修養(yǎng)課。而活動主辦方,更應將這次教訓中學到教育的規(guī)律和尊重的真義。讓學者的演講能夠得到真正有效的傾聽,同時賦予學生們自主選擇的權(quán)利,這才是有效、有尊嚴的教育。
第一題 、你怎么看這現(xiàn)象?
第二題,你是現(xiàn)場負責人,上面在演講,下面在睡覺,你怎么辦?
第三題,對于大家聽報告睡覺耍手機的現(xiàn)象,學校領(lǐng)導知道了,引起了社會媒體的關(guān)注,要你做一個調(diào)查報告,你該怎么做報告交給領(lǐng)導?
關(guān)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