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生活類”題目?
考物理出題的一個趨勢,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的題目分布在各種題型中。學生在復習時,應該緊靠指導書和課程標準,將每一個知識點和考點都落實到生活的具體現(xiàn)象中。在指導書上有126個知識點,每個知識點的后面都有相關(guān)的舉例,這些其實就代表了出題的方向。
學生在做這類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題目時,一定要注意使用物理語言,而且要注意思維的嚴密性,一步一步得出結(jié)論。比如,有個問題說,“一個小孩子趴在魚缸前看金魚,過了一會兒,魚缸外壁上出現(xiàn)了小水滴,這是為什么?”如果學生回答“他呼出的氣體變成了小水滴”,這會丟分的;規(guī)范的答案應該是,“呼出氣體中的水蒸氣遇冷的玻璃液化成了小水滴,并附在玻璃的外壁上”。這里的“水蒸氣”、“遇冷”和“液化”就是物理語言。
另外,分析這類題目的思路是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但是答題時應該從本質(zhì)到現(xiàn)象。比如,課本上有個例子,“剛出爐的饅頭,手直接接觸覺得很燙,但是手上沾水后,就不覺得很燙,為什么?”很多學生直接就回答“因為水汽化吸收了大量的熱量,手吸收的熱量就少了”,這樣回答就不完整,遺漏了知識點,應該從“饅頭溫度高,所以放熱,手溫度低,所以吸熱”分析起,再一步一步到結(jié)論,這樣才能把要考的知識點說完整,保證得全分。
最后階段,建議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采取不同的策略。對優(yōu)等生來說,可以自己去查資料了解一些熱點、考點,重視課本的每一幅插圖和每一個閱讀材料,比如電冰箱、溫室效應等等,爭取拿高分;對于普通學生,抓好課本和指導書的例子,最好是“舉一反三”地做題,從多個角度反思題目,把知識點弄懂弄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