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反對外國侵略的斗爭
一、選擇題
1.孫中山在興中會成立時喊出了振興中華的時代最強音。
2.四次次大的侵略戰(zhàn)爭及其之后所簽不平等條約
第一次中英鴉片戰(zhàn)爭的時間和所簽訂的《江寧條約》(含《南京條約》及其陸續(xù)簽訂的《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簽訂的《天津條約》(與英法美俄)和《北京條約》(與英法),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簽訂的《馬關條約》,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后簽訂的《辛丑條約》。這些都有劃時代意義。
3.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1894年日本在中國的旅順大屠殺、1900俄國制造的“江東六十四屯”慘案。
4.“教案”的內涵:中國人民反對宗教侵略而被中外勾結所鎮(zhèn)壓的事件。
5.通商口岸: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開五口(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及其后所簽《北京條約》。
6.廣學會、《萬國公報》和李提摩泰,宣傳殖民地奴化思想。
7.中國資產階級的來源:一些買辦、商人、地主、官僚、手工業(yè)者等。
8.中國資產階級的分層:官僚買辦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
9.中國近代社會的開端:鴉片戰(zhàn)爭及其《南京條約》等的簽訂。
10.近代中國社會的社會性質和兩大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前一對是最主要矛盾。
二、簡答題
1.清朝中葉以后,中國封建社會由盛轉衰的表現(xiàn)。
(1)政治上,中央集權進一步強化,官僚職能擴大;
(2)經濟上,人口大增長、各級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廣大農民生活日漸困苦;
(3)思想文化上,厲行專制主義,大興文字獄;
(4)軍事上,軍力衰敗,軍備廢弛;
(5)對外關系上,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使中國處于與世隔絕的狀態(tài)。
2.為什么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從1840年至1949年,中國逐步形成并加深地演變?yōu)闉榘胫趁竦剞k封建狀態(tài)。
(1)首先,半殖民地化了。這是從政治主權角度看。主權受侵犯,領土完整遭破壞,成了有其名無其實的國家。
(2)其次,半封建化了。這是從經濟基礎和經濟解構角度看。
、俜饨〞r代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商品經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中國農業(yè)經濟成為依附于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一個部分。
、谠谖鞣劫Y本主義的刺激下,中國城鄉(xiāng)資本主義成產關系出現(xiàn)并有所發(fā)展。
三、論述題
1.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及其殖民擴張對中國的威脅
(1)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及其工業(yè)革命的發(fā)生。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標志著世界進入了資本主義時代。美國、法國等相繼確立資本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后發(fā)生了工業(yè)革命。高效率的大機器生產取代了原來的低效率的手工工場生產。
(2)資本主義與擴張的必然聯(lián)系。資本主義商品生產需要原料和產品市場,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靠殖民主義的軍事、政治、經濟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國家變?yōu)槠滟Y本主義市場的一部分。中國成為其擴張對象的命運已在所難免,戰(zhàn)爭不可避免。
2.近代中國社會的兩大矛盾及其關系
對比封建社會的一對矛盾,近代中國社會增加了一對。表達為: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前一對矛盾是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這兩對矛盾的運動貫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決定著中國社會發(fā)展變化。
兩對矛盾的關系:不同時期呈現(xiàn)不同的狀態(tài),如有時民族矛盾是主要解決的對象。如歷次反侵略戰(zhàn)爭和義和團運動。有時呈現(xiàn)出階級矛盾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和辛亥革命。有時二者勾結一道,如鎮(zhèn)壓太平天國農民運動。
相關推薦:
2024年自考精選考點資料 ※ 學習打卡 ※ 萬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