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之間(A)
A、又相適應又相矛盾,相適應是主要的、基本的
B、不存在矛盾
C、是完全適應的
D、存在對抗性矛盾
17、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表現為(D)
A、人民內部矛盾
B、非對抗性矛盾
C、生產增長跟不上人們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矛盾
D、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
18、最早提出階級和階級斗爭理論的是(C)
A、封建階級的思想家
B、德國古典哲學家
C、資產階級的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
D、馬克思和恩格斯
19、階級斗爭根源于(C)
A、階級在政治態(tài)度上的根本對立
B、階級在思想觀點上的根本對立
C、階級經濟利益的根本對立
D、階級的社會分工的不同
20、階級斗爭的作用表現在(D)
A、它是整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B、它是推動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C、它是由無階級社會向有階級社會過渡的根本動力
D、它是階級社會發(fā)展的直接動力
21、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是(D)
A、一般的政治斗爭
B、思想斗爭
C、社會斗爭
D、奪取政權的武裝斗爭
22、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fā)展的(D)
A、根本動力
B、惟一動力
C、最終動力
D、直接動力
23、嚴格意義上的社會革命是指(B)
A、思想、文化、技術領域的重大變革
B、革命階級推翻反動階級的政治統(tǒng)治
C、統(tǒng)治階級內部政權的更替
D、反動階級對革命政權的篡奪
24、社會革命是(D)
A、經濟斗爭
B、政治斗爭
C、武裝斗爭
D、先進階級推翻反動階級的國家政權的斗爭
25、社會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A)
A、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
B、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的矛盾
C、人民群眾和各種敵對分子之間的矛盾
D、人口眾多和資源貧乏之間的矛盾
26、對于無產階級革命來說,促使革命主觀條件成熟的關鍵是(C)
A、人民群眾覺悟程度的提高
B、無產階級組織觀念的增強
C、馬克思主義革命政黨的正確領導
D、廣大人民群眾勝利信心的堅定
27、馬克思主義認為,暴力革命是(B)
A、社會革命的惟一形式
B、社會革命的基本形式
C、社會革命的輔助形式
D、社會革命的必要形式
28、改革在人類歷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B)
A、社會制度更替的一種形式
B、對社會體制進行改善和革新
C、統(tǒng)治階級向被統(tǒng)治階級妥協
D、革命階級反對反動統(tǒng)治階級的斗爭
29、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是(D)
A、改變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
B、改變社會主義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變社會主義的經濟運行形式
D、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30、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在歷史創(chuàng)造者問題上的根本對立在于是否承認(D)
A、個人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
B、思想動機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
C、剝削階級代表人物在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
D、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fā)展的決定性力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