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8年9月計算機二級Access考試章節(jié)練習題匯總
第1章 數據庫基礎知識
1.2 關系數據庫
1[單選題] 在學校中,“班級”與“學生”兩個實體集之間的聯系屬于( )關系。
A.一對一
B.一對多
C.多對一
D.多對多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一個班可以有多名學生,而一名學生只能屬f一個班級,所以“班級”與“學生”兩個實體集之間的聯系屬于‘刈多關系。
2[單選題] 數據獨立性是數據庫技術的重要特點之一。所謂數據獨立性是指( )
A.數據與程序獨立存放
B.不同的數據被存放在不同的文件中
C.不同的數據只能被對應的應用程序所使用
D.以上三種說法都不對 ,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數據獨立性是數據與程序間的互不依賴性,即數據庫中數據獨立于應用程序而不依賴于應用程序。所以選項A),選項B)和選項C)都不正確。
3[單選題] 下面關于數據庫三級模式結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內模式可以有多個,外模式和模式只有一個
B.外模式可以有多個,內模式和模式只有一個
C.內模式只有一個,模式和外模式可以有多個
D.模式只有一個,外模式和內模式可以有多個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數據庫的三級模式結構是指數據庫系統的外模式、模式和內模式。一個數據庫可以有多個外模式,但只有一個模式和一個內模式。
4[單選題] 一個關系數據庫的表中有多條記錄,記錄之間的相互關系是( )a
A.前后順序可以任意顛倒,不影響庫中的數據關系
B.前后順序可以任意顛倒,但排列順序不同,統計處理結果可能不同
C.前后順序不能任意顛倒,一定要按照輸入的順序排列
D.前后順序不能任意顛倒,一定要按照關鍵字段值的順序排列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關系數據庫中記錄之間關系的知識。一個關系數據庫的表中有多條記錄,記錄之間的前后順序并不會對庫中的數據關系產生影響,所以行的順序是無所謂的,可以任意顛倒。
5[單選題] 設有如下關系表,由關系R和s通過運算得到關系T,則所使用的運算為( )。
A.T=RnS
B.T=RUS
C.T=R×S
D.T=R/S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就是關系R中插入關系S,合并為T即并運算(u)。
6[單選題] 在數據庫系統中,數據庫用戶能夠看見和使用的局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征的描述是( )。
A.外模式
B.邏輯模式
C.概念模式
D.物理模式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外模式也稱子模式。它是數據庫用戶(包括應用程序員和最終用戶,能夠看見和使用的局部數據的邏輯結構和特征的描述,它是由概念模式推導出來的,是數據庫用戶的數據視圖,是與某一應用有關的數據的邏輯表示。一個概念模式可以有若干個外模式。
7[單選題] 在E-R圖中,用( )來表示實體之間聯系。
A.矩形
B.菱形
C.橢圓形
D.正方形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在E-R圖中用矩形表示實體集,在矩形內寫上該實體集的名字,川橢圓形表示屬性,在橢圓形內寫上該屬性的名稱,用菱形表示聯糸,菱形內寫上聯系名。
8[單選題] 在超市營業(yè)過程中,每個時段要安排一個班組上崗值班,每個收款口要配備兩名收款員配合工作,共同使用一套收款設備為顧客服務。在數據庫中,實體之間屬于一對一 關系的是( )。
A.“顧客”與“收款口”的關系
B.“收款口”與“收款員”的關系
C.“班組”與“收款員”的關系
D.“收款口”與“設備”的關系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表與表之間的關系的知識。在關系數據庫中,表與表的關系有三種:一對一關系、一對多關系、多對多天系。若表A和表B之間存在一對一的關系,那么表A中的一條記錄只能與表B中的一條記錄匹配,反過來表B中的一條記錄只能與表A中的一條記錄匹配;若表A和表8之間存在一對多的關系,且表B為多的一方,那/z,表A中的一條記錄與表8中的多條記錄匹配,反過來表B中的一條記錄只能與表A中的一條記錄匹配;若表A和表B之問存在多對多的關系,那么表A中的~條記錄能與表B一1,的多條記錄匹配,反過來表B中的一條記錄也能與表A中的多條記錄匹配。就本題來說,一個收款口可以有多個顧客,一個顧客只能在一個收款口,屬于~對多關系:一個收款口可以有兩個收款員,一個收款員只能在一個收款口,屬于一對多關系;一個班組可以有多個收款員,一個收款員只能在一個班組,屬于一對多關系;只有一個收款121只能有一套設備,一套設備只能在一個收款口,屬于一對一關系。
9[單選題] 將兩個關系拼接成一個新的關系,生成的新關系中包含滿足條件的元組,這種操作稱為( )。
A.投影
B.選擇
C.除法
D.連接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關系運算的知識。關系運算共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傳統的集合運算如并、交、差和笛卡兒積;還有一類是專門的關系運算,其中包括選擇、投景’、連接和自然連接。選擇運算是在關系中選擇滿足條件的元組;投影運算是在關系中指定某些屬性所組成新的關系;連接運算是將兩個關系拼接成一個新的關系,生成的新關系中包含滿足條件的元組;自然連接是在等值連接的基礎上去除重復的屬性。
10[單選題] 對關系S和R進行集合運算,結果中既包含S中的所有元組也包含R中的所有元組, 這樣的集合運算稱為( )。
A.并運算
B.交運算
C.差運算
D.積運算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關系的并運算是指由結構相同的兩個關系合并,形成一個新的關系,新關系中包含兩個關系中的所有元組。
11[單選題] 下列關于準則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日期/時間類型數據須在兩端加“[]”
B.同行之間為邏輯“與”關系,不同行之間為邏輯“或”關系
C.NULL表示數字0或者空字符串
D.數字類型的條件需加上雙引號(“”)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條件準則的知識。日期/時間類型數據須在兩端加“#”而不是“口”:準則輸入時同行之間為邏輯“與”關系,不同行之間為邏輯“或”關系:空值(M幾L)不同于空字符串和0,它代表未知或者不確定的值;文本類型的條件需加上雙引號(一),數字類型的條件不必加定界符。
12[單選題] 在學校中,教師的“職稱”與教師個人“職工號”的聯系是( )。
A.一對一聯系
B.一對多聯系
C.多對多聯系
D.無聯系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關系數據庫中實體之間聯系的知識。實體之間的聯系有3種:一對多、多對多、一對一。一個職稱對應多個相同級別的教師,但一個教師只對應一個職稱,所以本題中教師的職稱與教師個人職亡號的聯系是一對多聯系。
13[單選題] 用樹形結構表示實體之間聯系的模型是( )。
A.層次模型
B.網狀模型
C.關系模型
D.以上三個都是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數據庫的基本知識。常見的數據模型共有三種,分別是層次模型.網狀模型和關系模型,目前最普遍應用的是關系模型。此外,面向對象模型也逐漸成為主流數據模型。層次模型用樹形結構描述實體間的關系;網狀模型用圖結構描述實體間的關系;關系模型用二維表描述實體間的關系。
14[單選題] 設R是一個2元關系,有3個元組,S是一個3元關系,有3個元組。如T:R×S,則 T的元組的個數為( )。
A.6
B.8
C.9
D.12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R為n元關系,有P個元組S為m元關系,有q個元組。兩個關系笛卡兒根是一個n+m元的關系,元組個數是qXP。所以T的元組的個數為9個。
15[單選題] 下列關系運算中,不改變關系表中的屬性個數但能減少元組個數的是( )。
A.并
B.交
C.投影
D.除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關系R與s經交運算后所得到的關系是由那些既在R內又在S內的有序組所組成,記為RNS,交運算不改變關系表中的屬性個數但能減少元組個數。
16[單選題]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一個邏輯數據結構只能有-一種存儲結構
B.邏輯結構屬于線性結構,存儲結構屬于非線性結構
C.一個邏輯數據結構可以有多種存儲結構,且各種存儲結構不影響數據處理的效率
D.一個邏輯數據結構可以有多種存儲結構,且各種存儲結構影響數據處理的效率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數據的存儲結構是指數據的邏輯結構在計算機存儲空間中的存放形式,一種數據結構可以根據需要采用不同的存儲結構,常用的存儲結構有順序和鏈式結構。采用不同的存儲結構,其處理的效率是不同的。
17[單選題] 在三級模式之間引入兩層映象,其主要功能之一是( )。
A.使數據與程序具有較高的獨立性
B.使系統具有較高的通道能力
C.保持數據與程序的一致性
D.提高存儲空間的利用率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數據庫管理系統在數據庫的三級模式之間提供了兩層映象,保證了數據庫中數據的較高的邏輯獨立性和物理獨立性。
18[單選題] 設有如下關系表:
則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T=R/S
B.p=R×S
C.T=RnS
D.T=R U S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T就是關系R中有的,同時S中也有的有序組(4、5、6),即交運算(n)。
19[單選題]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模塊之間關聯的緊密程度稱為( )。
A.耦合度
B.內聚度
C.復雜度
D.連接度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耦合度是模塊間互相連接的緊密程度的度量:內聚度是一個模塊內部各個元素間彼此結合的緊密程度的度量。
20[單選題] 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
A.線性鏈表是線性表的鏈式存儲結構
B.棧與隊列是非線性結構
C.雙向鏈表是非線性結構
D.只有根結點的二叉樹是線性結構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根據數據結構中各數據元素之間前后關系的復雜程度,一般將數據結構分為兩大類型:線性結構與非線性結構。如果一個非空的數據結構滿足下列兩個條件:①有且只有一個根結點;②每個結點最多有一個前件,也最多有一個后件。則稱該數據結構為線性結構,又稱線性表。所以線性表、棧與隊列、線性鏈表都是線性結構。而二叉樹是非線性結構。
微信搜索"考試吧"了解更多考試資訊、下載備考資料
相關推薦: